分布外,云南和台湾两省也有发现。

蓝尾石龙子 Eumeces elegans Boulenger
蓝尾石龙子体全长约180毫米,尾比体长三分之一以上。头顶有对称排列的大鳞。上鼻鳞一对,左右相触。鼻孔介于两枚鼻鳞之间。后颊鳞只一片。背腹鳞片平滑,圆形,呈覆瓦状排列。背正中两行鳞片不比两侧鳞片明显增大。雄性肛侧各有一大棱鳞。尾下正中一行鳞片宽大。背面棕褐色,有五条浅色纵纹与四条深色纵纹相同,尾蓝色。
蓝尾石龙子主要枉息于灌丛草坡。日间活动,捕食昆虫。
本种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。

巨蜥 Varanus salvator
巨蜥是一种巨型蜥蜴,一般全长1米,大者达2.5米以上。吻狭长,舌前端深分叉,可缩入舌鞘内。有活动的眼睑,瞳孔圆形。四肢壮实,指趾具锐爪。尾长而侧扁。背鳞颗粒状,具棱;腹鳞长方形,呈有规则的横行排列。成年巨蜥背面黑色,部分鳞片有淡黄色斑;幼年巨蜥具黑白相间的大环纹。尾部黑黄两色交替成环纹,黑色环上常有小黄斑。
巨蜥在山丘近水处生活。善游泳,能攀爬上树。吃鱼、蛙、各种爬行动物及昆虫,也常捕食老鼠和鸟类。6月间产卵于近水的洞穴或树洞,每产15-30枚,卵径约70-40毫米。
本种在海南岛较多见,广西、云南亦有分布。它属我国二类保护动物。巨蜥肉可供食用,皮能制革。
上一页 [1] [2] [3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