蜥蜴目(Lacertiformes)
有鳞总目的1目。大多具附肢2对。有的种类1对或2对均退化消失,但体内有肢带的残余。世界已知约3000种。大都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但在欧洲有进入北极圈的。一般体形较小,最长(如科莫多巨蜥)可达4米。一般具外耳孔,鼓膜位于表面或深陷。眼具活动的眼睑和瞬膜(第3眼睑)。舌发达,多扁平而富肌肉。下颌骨左右两半靠骨缝牢固相联,口的张大有限。许多种蜥蜴的每一尾椎都被横隔分成前后两半。肌肉强烈收缩可使尾自该处断掉(“自截”),这是一种保护性或防卫性的机制。断下的尾部有力地猛烈跳动,以迷惑敌害的注意力,蜥蜴却趁机逃走。以后可再生一新尾,但比原尾短小,颜色也较浅,其中仅有软骨棒而无尾椎。蜥蜴类与蛇类内部结构的区别是:蜥蜴体内有前肢带和胸骨,蛇则绝无。蛇类的最后1~2对肋骨分叉,蜥蜴则绝无分叉的肋骨。蛇的肾脏靠体前方,右肾比左肾更靠前,蜥蜴的肾脏则后伸,甚至超过泄殖肛腔的水平,而且两侧对称排列。蜥蜴多以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、蠕虫等为食。有些种类兼吃植物,也有专吃植物的。卵生或卵胎生。现今的分类系统将蜥蜴目分为5个亚目18科。
壁虎亚目 分4科,即四肢发达的壁虎科、前肢退化而后肢鳞瓣状的鳞脚蜥科、夜蜥科、有活动眼睑的睑虎科
鬣蜥亚目 分3科,即美洲鬣蜥科、鬣蜥科和避役科
蛇蜥亚目 分6科,即蛇蜥科、异蜥科、鳄蜥科、巨蜥科、毒蜥科和婆罗蜥科
双足蜥亚目 仅双足蜥科一科
石龙子亚目 分4科,即非洲蜥蜴科、蜥蜴科、石龙子科和美洲蜥蜴科
鬣蜥亚目(Iguania):典型的鬣蜥亚目成员背上有鬣鳞,略似楔齿蜥,均四肢完整,不少种类可以变换身体的颜色,并包括一些相貌最独特的蜥蜴。鬣蜥亚目下分3个或更多的科,主要分布于热带、亚热带地区,其中美洲鬣蜥科主要分布于新大陆,而另外两个科限于旧大陆。鬣蜥亚目树栖和水栖的成员均比其他亚目更多,但也有不少陆栖的成员。
美洲鬣蜥科(Iguanidae):又称鬣鳞蜥科,是爬行动物中的大科,约有54属550~880种,主要分布于新大陆从加拿大西南部到美洲最南端,也有少数分布于旧大陆的马达加斯加岛和西太平洋的斐济、汤加等岛屿。美洲鬣蜥科的成员十分庞杂,可分成多达8个亚科,而这最近这8个亚科也常被升级为8个不同的科。
美洲鬣蜥亚科(Iguaninae):美洲鬣蜥亚科有10属36~38种,分布于美国南部岛巴拉圭之间的美洲大陆,加勒比海诸岛和加拉帕哥斯群岛,并有一个属分布于斐济、汤加等西太平洋岛屿,其中包括一些美洲体型最大和最著名的蜥蜴。绿鬣蜥Iguana iguana身长可达2米,是西半球最长的蜥蜴,常被当作宠物饲养。海鬣蜥Amblyrhynchus cristatus分布于加拉帕哥斯群岛,是现存唯一半海生性的蜥蜴,善于游泳,在海中进食。分布于斐济和汤加的低冠蜥Brachylophus属成员分布区与其美洲的同类相隔不下9000公里,它们如何到达这里很难解释。
安乐蜥亚科(Polychrotinae):安乐蜥亚科是美洲鬣蜥科最大的亚科,多达11属和250~392种,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诸岛,少数可到达美国东南部。安乐蜥体型比较小,多为树栖,善于变换身体的颜色,相当于美洲的变色龙。
盔蜥亚科(Corytophaninae):盔蜥亚科有3属9种,分布于墨西哥到厄瓜多尔,体型较大,大者可接近1米,是行动敏捷的树栖蜥蜴,也擅长游泳,并可以在水面上用后肢奔跑一段距离。
角蜥亚科(Phrynosomatinae):角蜥亚科有8属40~124种,包括角蜥、强棱蜥、犹他蜥等,分布于加拿大南部到巴拿马一带,主要为陆栖,有些种类可以生活于荒漠中。其中角蜥属Phrynosoma成员在遇到危险时眼睛可以喷出血来吓唬敌人。角蜥属体型短粗,与大多数蜥蜴截然不同,也与同亚科其他成员不同。
项圈蜥亚科(Crotaphytinae):项圈蜥亚科有2属5~10种,分布于北美洲西南部从美国俄勒冈州到墨西哥北部一带,主要生存于荒漠等荒凉地区,行动敏捷。
嵴尾蜥亚科(Tropidurinae):嵴尾蜥亚科有13属120~292种,分布于中南美洲、加勒比海诸岛和加拉帕哥斯群岛,生活于从雨林到荒漠的多种生态环境中,多在陆地生活,少数为树栖或在岩石上活动。嵴尾蜥多体型很小,动作灵活。
[1] [2] [3] 下一页